Pages

Thursday, January 1, 2015

對於水災,我們能做得更多!

2014年的馬來西亞是個多災多難的年份,除了發生空難,還來了一場史上最嚴重的水災之一,至少7州淪陷,全國災黎更一度接近25萬人。

看到國民面臨這麼嚴重的災難,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實在令人心酸。儘管即將面臨劫貧濟富的消費稅實施後百貨皆漲的局面,但眾多人民依然願意掏腰包貢獻一份綿力,希望能在災黎斷水斷糧之時受到實際幫助。

這種善舉絕對值得稱讚,也讓人感受到人間的溫暖及熱情。

只是,想得更深入點,只是這樣的出錢出力足夠嗎?當水位退去,災黎重建家園後,這些熱情的國民就“功成身退”了嗎?然後就等待著下次的大水災再來獻愛心?至於那些開發森林的事,就不關他的事了!還是,其實人民能做得更多?

水災發生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性,包括極端氣候變化,有時一天的雨量相等於一個月的雨量;過度砍伐森林導致吸水量降低,原本應該在泥土裡的水,流進了人家的家裡;還有城市規劃,越來越多空間用來建路建屋,導致河流溝渠可容納的水量變小,加上人民亂丟垃圾,就輕易一雨成災。

無可否認的,過度砍伐森林是導致水災發生的重大禍首之一。根據環保網站Mongabay.com與谷歌開發的森林地圖,在2000年至2012年之間,大馬原始森林流失率佔全球之冠,達14.4%,排名第二的都沒超過10%。大馬在這期間消失的森林面積高達47278平方公里,相等於一個丹麥(或近乎彭亨加登嘉樓)。

若真要減少水災問題,就不得不從制度上著手,不能只是被動的等待下次的水災來臨後才賑災,而是發揮預防勝於治療的精神,平時就做些東西,避免大量森林被開發。只做福利工作是不夠的,最重要的是制度改革。

當非政府組織積極爭取保留森林地及原住民習俗地、監督森林開發、抗議治水計劃不利、城市規劃不良等時,人民可扮演更多的角色,可參與簽名運動、可捐錢支持他們、可進入內陸地區考察,了解非法開發森林問題的嚴重性後與朋友分享、可參與示威一起施壓政府、可要求人民代議士關注此課題……

如果願意在大眾蜂擁捐錢賑災的時候捐出50100塊,為何不能在事前多出一點錢進行防範工作?要把這50塊捐給某些關注非法開發及監督政府施政的獨立媒體真的有那麼難嗎?為何寧願把這筆錢留給以後可能出現的更多災黎?

無可否認的,那些官員和伐木商必須為大量森林被砍伐負上最大的責任。但是,是否在出錢出力賑災之餘,把矛頭指向他們就可以了。這事也就跟自己沒什麼關係,無需負上一丁點的責任?認真想一下,真的沒有關係?

首先,發生這麼嚴重的問題,是不是身為公民的我們監督不良,沒好好監督伐木者,也沒好好監督應該監督伐木者的執法單位,也不太願意支持負責監督伐木者及執法單位的獨立媒體?

然後,砍伐森林取得的木桐,去了哪裡?有些木材被用來建築、做家私,印書本、還有各種各樣木製的產品。你,有購買這些產品嗎?

有些森林地被開發後,用來種植棕油、橡膠等農產品,在上述大量森林被砍伐的期間,大馬的油棕園就增加了50%,相等於17000平方公里。棕油可用來製作食用油、肥皂、澱粉、化妝品和護膚用品等。這些又與你有關係嗎?

有些森林地被開發後,就用來發展,建房子、建水壩、建工廠等。許多房子建好後不是給無家的人居住,而是被人拿來投資炒高屋價。水壩用來發電,但不是提供給那些數十年都沒電源的原住民,而是輸出不少電源給工業發展。許多工廠就生產各種各樣的產品,一些是實用的必需品、一些是那種鼓勵人家東西沒壞也最好丟點來追上潮流的科技產品、一些就生產那些拿來裝飾、沒多大實際用途,拿來當手信或禮物送給人家後等著被丟的物品。

人們在水災時出錢出力獻愛心,之後就無視過度砍伐森林的舉動,漠視木桐被賣掉,越來越多森林地被發展,然後繼續奉行消費主義,在某某紀念日/旅行時購買擺美的木製紀念品送人,讓人收在箱子幾年後就扔進垃圾桶;家私沒用幾年就換個新的;就這樣大量消費木製產品,間接造成更多森林被砍伐掉。不久後又來場大水災,就再賑災獻愛心

有需求才有供應,大量的森林開發與消費主義脫離不了關係。若能直接或間接減少對木桐/森林地的需求,將有可能減少森林被砍伐掉,這也是平民百姓可以貢獻的一份力。若能夠盡量減少不必要的消費,除了能夠省下購買消費品的錢,也可能省下未來需要賑災的錢,更能省下政府賑災的資源,豈不一舉多得?

備註:這不是要把責任從政府或伐木商的身上推卸到平民百姓上,而是希望在譴責/監督他們之餘,不同單位也能在自己範圍內盡一份力,以減少森林砍伐。


No comments :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