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Sunday, September 27, 2015

扶貧之路-行

行,乃四大基本需求之一。行,不只是單純地前往一個地方而已,其實也涉及了工作機會、健康、平等、生活開銷、等課題,並直接或間接構成貧富懸殊。

行,可影響一個人的工作機會及收入。找工也需考量交通。即使有些地方的薪水較高,但若沒有適合的交通抵達,那就與高薪工作插身而過,只好繼續從事可抵達範圍內,收入較低的工作。

行,也可能導致開銷變高。一些沒交通的人,特別是住在鄉村地區的人,就只能選擇購買鄰近地區較貴的物品。相較之下,有交通的人較有條件貨比三家,買到更便宜的貨,甚至是一次性購買大批物品塞滿整輛車帶回家,長期下來可省下不少錢,但沒車的人只靠雙手一次能拿到多少貨?

行,也會影響一個人的健康。有些人生病了,只要有交通,可輕易地前往醫院或診所就醫。但對於交通不方便的人來說,看醫生可能需要走很長的路,或者支付較高的交通費,如德士。因此,這些人患上小病時可能就唯有自我安慰,自稱沒什麼大礙,無需看醫生,結果小病慢慢累積成大病,導致身體健康變差,甚至導致收入變少,支付更貴的醫藥費。

Thursday, September 24, 2015

扶貧之路-食

衣食住行是人的基本需求,但對於窮人來說,營養健康的食物有時是種奢侈,甚至連餵飽肚子都成問題。

為了協助有需要的人解決溫飽問題,其實政府及各階層人士可扮演很多角色。          

1.       免費派發熟食
越來越多組織開始免費派發食物給流浪漢、窮人或各種有需要的人。其實政府或非政府組織可聘請全職/兼職職員,或義工幫忙採購食材,煮食,然後在特定時間免費分發給有需要的人。
這些組織可通過公眾捐款,或是商家捐出食材/器材等維持經營。

2.       待用餐點
一些國家開始興起待用餐的做法。帶用餐的概念是讓一些熱心人士在某些食肆預先付費購買餐點,然後免費提供給有需要的人來用餐。舉例,某人在該餐廳預付10碟炒飯的錢,然後可在餐廳前掛著“10個待用餐”的招牌,並開放給10位大眾上門免費用餐。由於這些餐點的費用是以市價購買,所以“顧客”可像普通顧客般受到一般對待。

3.       收集剩菜免費派發
有一些商家會在營業時間結束後,把一些剩下的食物倒掉/賣不完的蔬菜丟掉。因此,政府或非政府組織可接洽這些商家,詢問是否能回收這些剩菜,然後分發給有需要的人。對於商家來說,這些蔬菜可能不太新鮮/食物冷了不好吃,丟了都不覺得可惜,但對於窮人/有需要的人來說,他們根本不介意,這些剩菜可能都比他們平時吃的豐富多了。因此,有心人士可負責接洽商家,然後收集剩菜,分發給有需要人士,而且這也得以減少浪費食物。

Sunday, September 20, 2015

超級才能型打工皇帝?

2012年時,大馬僅僅20位最高薪董事的總收入,就已經超越國內34000個家庭總收入的雙倍了。

根據《财经周刊》整理的201220大最高董事薪酬排行榜,排名首20位的公司,共支付了6亿3694万令吉给董事部,其中有4家公司的总董事薪酬超过5000万令吉,也有13位单一董事的年薪在1000万以上。


若只計算單一董事的薪酬,僅僅20位董事的總薪酬就高達4.13億令吉。當中,收入最高的林國泰憑著雲頂及雲頂馬來西亞這兩間公司,就分別囊括了1.1億及4885萬令吉的收入,領取近16000萬令吉的薪酬,佔了總數的38%。這顯示了董事之間的貧富差距也很大。

相較之下,2012年家庭收入調查報告顯示,大馬約有0.5%的家庭月入少於499令吉,等於年收入少於5988令吉。這意味著,國內大約34322個家庭的年收入總數僅達2553萬令吉,還不及20位最高薪董事的一半收入(備註1)。

就是要他窮!

如果連住家的水電供應及馬路等基本設施都不願提供,這是什麼樣的扶貧政策?

在馬來西亞,不時聽到馬來人及土著很窮的言論,因此政府必須實行扶貧政策,給予馬來人及土著更多機會,特別是政府的承包工程。

無可否認的,自從新經濟政策從1970年開始落實後,大馬的絕對貧窮線已從1970年的49%,降至1990年的16.5%,並在2012年降低至1.7%(無論如何,許多人爭議此絕對貧窮線的數額定得太低;若採用國際通用的相對貧窮線標準,大馬的貧窮率理應是20%左右)。土著的貧窮率也從1970年的64.8%(半島而已)降低至2012年的2.2%。從官方數據上看來,這似乎是很大的除貧成就。

但事實上,在政府宣稱把馬來人及土著列為主要照顧對象的同時,他們是否成功脫貧了呢?當政府說要扶貧時,究竟應該提供什麼樣的援助?是不是提供那些幾十萬,幾百萬令吉的政府工程給窮人,讓他們從中賺一筆。

根據2009年家庭收入調查報告計算出來的數據顯示,大馬許多土著的貧窮率依然超過10%,其中沙巴州的Kadazan DusunBajau Murut的貧窮率更超過25%


資料來源: Malaysia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2013